夯实“美丽城镇”建设内涵 余杭“美丽+”亮点多

“这里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,感情深厚,希望通过入驻非遗馆可以让更多人知晓、关注余杭纸伞。未来我们会不断思考新形势下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,努力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,当好非遗技艺守护人,使非遗技艺更具生命力。”在瓶窑老街的非遗馆群揭牌仪式上,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伟学难掩内心的喜悦。

chemex

“这里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,感情深厚,希望通过入驻非遗馆可以让更多人知晓、关注余杭纸伞。未来我们会不断思考新形势下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创新,努力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,当好非遗技艺守护人,使非遗技艺更具生命力。”在瓶窑老街的非遗馆群揭牌仪式上,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刘伟学难掩内心的喜悦。

作为首批“美丽城镇”创建镇街,瓶窑镇放大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后续效应,做强文化旅游内涵,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“美丽+文化”之路,按照这一模式,将日益发挥出良性循环效能。

去年以来,在“美丽城镇”创建道路上,余杭围绕高水平推进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,突出一镇一特色、一镇一规划,深挖潜力和内涵,做足“美丽+”文章,全面绘就高质量“美丽城镇”建设“五美”图景。

“美丽+项目” 创新创业筑高地

今年以来,余杭区以项目落地为支点,全面梳理“美丽城镇”建设项目近350个,围绕首批瓶窑、仓前、良渚、塘栖、运河、径山6个镇街创建,落实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要素保障,加快重点项目推进。

仓前街道是无数创新创业者的梦想地。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落地仓前,将形成以企业总部集群为特征的新型经济业态,打造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研发、孵化、产业化高地。街道在产业融合、人才集聚、设施配套等方面引领全省“美丽城镇”发展,为未来科技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“双创”高地,加快实现“城西腾飞”。

居民生活少不了烟火气。塘栖镇通过项目建设,补齐功能短板,范家斗农贸市场将打造成满足居住区邻里生活服务的“生鲜市集”“生活市集”。农贸市场地上三层、地下一层,地上建筑面积9650.36平方米、地下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,内部营造时尚轻商业氛围、外部极具江南水乡韵味的现代建筑语言,进一步完善周边设施配套,提升居民生活的获得感。

截至5月底,2020年参与“美丽城镇”首批样板创建的瓶窑、仓前、良渚、塘栖、运河、径山6个镇街已开工项目140个,开工率达93.96%;完成投资额48.35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进度52.70%。

“美丽+产业” 兴业富民增动能

在“美丽城镇”创建中,余杭区以产业提效为核心,引导镇街突出特色、发挥优势,推动镇域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,在兴业富民的同时,反哺“美丽城镇”建设。

在运河街道五杭集镇沿大运河一带,一个以“党建+”融合运河文化的主题公园精彩亮相,这里不仅成为新的党群服务中心,还是街道党建“红色地图”的西起点。沿着“红色地图”,可以到博陆村听听“新三不”精神化民讲堂,到螺蛳桥村探访红色基因展馆,到杭信村走走春蚕长廊……目前,街道打造好的党建示范点已有10余个。同时,运河街道以大运河为背景,打破城乡壁垒,结合治水促转型荷塘月色项目和全国“一村一品”(生态鳖)示范村,充分发挥双桥村等5村的资源优势,打造“运河文脉延续、文化新生之田园门户”,带动乡村全面振兴。

塘栖镇的“美丽城镇”建设将原先的乡村零碎节点串珠成链,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文旅体系,既振兴了乡村产业,又促进了城镇产业发展。全长约20公里的塘超小径串起塘栖村、丁河村等5个景区村庄,沿线水清岸绿,不仅成为沿线居民日常休闲散步的健身道,更吸引不少徒步、骑行爱好者前来体验,感受地道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。

“美丽+文化” 延续文脉忆乡愁

坐拥良渚文化、运河文化两大世界级文化的良渚街道,依托良渚博物院、良渚文化艺术中心、晓书馆等资源,加速布点一批文化艺术中心、文化体育公园、图书馆、博物院、青少年宫等文化地标。街道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原则,充分挖掘良渚历史遗存,保持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;科学修缮历史老街区、老建筑,确保在不破坏建筑格局及建筑价值的前提下,拓展其他使用功能,打造良渚历史人文特色,绘就一幅融合五千多年文明古城与产业兴旺新城的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。

余杭区以文化生态为主线,把准镇街历史文化脉络,打造“高颜值、有品位、忆乡愁”的美丽小镇。同时,大力推行“美丽城镇”创建“1+16+X”的首席设计师、驻镇规划师、“美丽城镇”发展师“三师融合”制度,形成一区一首席设计师、一镇一规划师加“美丽城镇”发展师专家服务智囊团格局,建立起覆盖区、镇街两个层级的专家服务机制,为“美丽城镇”塑魂。如:径山镇聘请了径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宏为“美丽城镇”发展师,通过对禅茶文化的挖掘梳理,将其融入“美丽城镇”建设,使项目建设与径山文化高度融合,成为有机生命体。

(原标题《余杭多举措夯实“美丽城镇”建设内涵》,作者 李雪红,编辑 李如)